MongoDB Replica Sets系列文章之:同步

日期: 2012-05-08 作者:nosqlfan 来源:TechTarget中国

  MongoDB核心开发工程师 Kristina Chodorow最近在她的博客上表示,她会发表一系列关于MongoDB Replica Sets 相关的文章,向大家详细的进行一次 Replica Sets 的知识培训。其系列文章内容包括下面一些章节:

  • Elections(选举)
  • Creating a set(创建一个replica sets)
  • Reconfiguring(重新配置)
  • Syncing(同步)
  • Initial Sync(初始化同步)
  • Rollback(数据回滚)
  • Authentication(权限控制)
  • Debugging(故障排除)

  本文主要对Replica Sets节点间的同步机制和同步协议进行了深入讲解。

  同步过程

  一个健康的secondary在运行时,会选择一个离自己最近的,数据比自己新的节点进行数据同步。选定节点后,它会从这个节点拉取oplog同步日志,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1.执行这个op日志

   2.将这个op日志写入到自己的oplog中(local.oplog.rs)

  3.再请求下一个op日志

  如果同步操作在第1步和第2步之间出现问题宕机,那么secondary再重新恢复后,会检查自己这边最新的oplog,由于第2步还没有执行,所以自己这边还没有这条写操作的日志。这时候他会再把刚才执行过的那个操作执行一次。那对同一个写操作执行两次会不会有问题呢?MongoDB在设计oplog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所有的oplog都是可以重复执行的,比如你执行 {$inc:{counter:1}} 对counter字段加1,counter字段在加1 后值为2,那么在oplog里并不会记录 {$inc:{counter:1}} 这个操作,而是记录 {$set:{counter:2}}这个操作。所以无论多少次执行同一个写操作,都不会出现问题。

  w参数

  当我们在MongoDB时执行一个写操作时,默认会直接返回成功,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w参数,指定这个写操作同步到几个节点后才返回成功。如下:

  db.foo.runCommand({getLastError:1, w:2})

  上面命令就是执行getLastError命令,使其在上一个写操作同步到两个节点上后再返回。不同的客户端可能在写法上不太一样,不过这个功能应该都是有的。对于重要数据,可以考虑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牺牲一部分写性能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primary节点是如何知道数据同步了几份呢?

  在调用上面命令时,实际上MongoDB内部执行了如下的一些流程:

  1.在primary上完成写操作

  2.在primary上记录一条oplog日志,日志中包含一个ts字段,值为写操作执行的时间,比如本例中记为t

  3.客户端调用{getLastError:1, w:2}命令等待primary返回结果

  4.secondary从primary拉取oplog,获取到刚才那一次写操作的日志

  5.secondary按获取到的日志执行相应的写操作

  6.执行完成后,secondary再获取新的日志,其向primary上拉取oplog的条件为{ts:{$gt:t}}

  7.primary此时收到secondary的请求,了解到secondary在请求时间大于t的写操作日志,所以他知道操作在t之前的日志都已经成功执行了

  8.这时候getLastError命令检测到primary与secondary都完成了这次写操作,于是 w:2 的条件满足了,返回给客户端成功

  启动初始化

  当一个新节点启动并加入到现在的Replica Sets中时,这时候新启动的节点会查看自己的oplog,通过一个叫 lastOpTimeWritten 的命令查找到它最近的一条写操作。这个命令你也可以随便在命令行执行:

  > rs.debug.getLastOpWritten()

  这个命令会返回一条oplog记录,其中的ts字段就是最近一次写操作的时间了。

  如果你这个节点是全新的,没有数据,那么oplog里也没有数据,这时候节点会选择执行一次全量的同步。本文暂时不对全量同步的方法进行描述。

  选择同步源节点

  Replica Sets中的节点之间总在同步数据,但是他们不是通过传统的一主多从的方式来同步的。MongoDB的策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节点作为数据源。

  首先secondary节点会通过ping的时间来确定其它节点与它的距离。时间越长的识为距离越远。然后通过下面方法确定其源节点:

  for each member that is healthy:
  if member[state] == PRIMARY
  add to set of possible sync targets
  if member[lastOpTimeWritten] > our[lastOpTimeWritten]
  add to set of possible sync targets
  sync target = member with the min ping time from the possible sync targets

  对于节点是否healthy的判断,各个版本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是找出正常运转的节点。在2.0版本中,它的判断还包括了salve delay这个因素。

  你可以通过运行db.adminCommand({replSetGetStatus:1})命令来查看当前的节点状况,在secondary上运行这个命令,你能看到syncingTo这个字段,这个字段的值就是这个secondary的同步源。(其实名字应该是叫syncingFrom,但是由于版本兼容的原因,沿用了这个错误的名字)

  链式同步结构

  上面对w参数的实现,讲解上比较简单,只讲了w为2的情况,但是当w更大时,由于我们并不是采用一主多从的方式进行同步。所以情况会复杂一些。

  比如我们有节点A,为primary节点,然后B节点为secondary节点,它从A节点同步数据,同时又有secondary节点C,它从同是secondary的B节点同步数据。这样A->B->C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链式的同步结构。如果我们设定w为3,那么A节点如何能知道C节点已经从B节点同步成功了呢?

  这是通过oplog同步协议来实现的,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oplog的同步协议。

  • 当C从B同步数据时,C会在协议中对B说:我要从你这同步数据了,如果写操作有w参数的话,我的同步也算上吧。
  • 然后B会回答说:我不是一个primary节点,我会把你的这个计数转到我的同步源上去。
  • 然后B再对A打开一个新的连接,并且对A说:这个连接你就当成是C的吧,也算一个计数在w里。
  • 这时候在A看来,就有两个连接连到他上面,一个是B,一个是虚拟的C,这两个连接都能报告他说完成了同步操作。

  当一个写操作在A上执行后,B首先同步到这个操作的oplog,执行完后会告诉A,我执行完了。然后C同样从B上获取到B的oplog,也执行了这一条写操作,然后他告诉B,我执行完了,B在收到这个响应后,会通过刚才开通的虚拟通道跟A说,我是虚拟的C节点,我也完成写操作了。这时候A就知道,A、B、C三个节点都完成写操作了。w:3的条件满足,然后返回给调用getLastError的客户端,完成这次操作。

  具体三个节点间的连接如下图:

C        B        A
           <====>
  <====>   <—->

  B和A之间有两条通道,双线那条是真正的同步连接,单线那条是一个虚拟连接。

  新功能展望

  上面就是当前的Replica Sets同步的内部实现,在后续这一块还会进行一些新特性的开发。在2.2版本中,我们会提供replSetSyncFrom命令,让用户可以手动设置一个secondary的同步源。使用方法大概是这样:

> db.adminCommand({replSetSyncFrom:”otherHost:27017″})

  敬请期待,thx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nosqlfan
nosqlfa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