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对神舟软件而言,可谓是一个特殊感情的日子——这一天,神舟软件迎来了它的七周年生日。
多年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了“将航天信息化的高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建设,大力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厚望,而在这样背景下重组成立,被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赋予重任的神舟软件,自成立伊始就开始承担起——支撑航天工业发展,打造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旗舰企业——特殊的使命。
2003年,成立之初不足百人的神舟软件,并未被淹没在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相反,七年来的磨练,让神舟软件从最初年收入上千万元的规模,发展到今天营业收入每年都有上亿增长,成为集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综合管理软件、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系统集成等几大支柱业务并存,年收入近4亿元人民币,员工近千人的国内大型综合信息化服务商。
这样的业务进展速度在外界眼里可以用“惊讶”来形容,也让神舟软件的壮大与发展成为一个民族软件奋斗和进取的典型代表。
依托航天自身即为工业领域前沿的典型代表这一特殊条件,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杨海成最初看准了沿着工业软件向前走的发展思路。凭借多年来航天积累下的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过程的经验,神舟软件研发出了产品数据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并通过在航天的不断应用,逐步形成了能够支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整个过程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些软件在“神舟”、“嫦娥”等航天重大型号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让神舟软件逐渐确立了工业软件在公司中的核心业务地位。
另外,七年来,通过不断地资源整合,神舟软件逐步形成了对集团型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全方位管理、软硬结合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并在国防军工、政府以及大中小型企业都拥有了广泛用户。这些用户对神舟软件的日益青睐,使神舟软件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知名度在业界不断扩大。
在杨海成看来,在面向工业及国防领域,业务面广、产品类别较全、软硬服务能力都具备的综合软件及信息化服务商中,目前在国内还找不到一家能与神舟软件综合能力相匹敌的竞争者。这也促使神舟软件形成了“集研发、制造、试验、工程管理、经营管理、系统集成为一身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层次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虽然背靠航天这个集人才、技术、市场等先天优势为一体的资源宝库,神舟软件在面对云计算、物联网等这些能够引发科技变革的新引擎时,同样需要及时找寻自己的新定位和新的历史机遇。
微软能以一个桌面产品就将市场做到了每个人手中,但在工业软件领域却没有给神舟软件留下这样的条件和机会。所以,尽可能发挥综合优势,形成神舟软件具有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杨海成能给自己开出的药方,“我们不是只卖产品的公司,而是一个以软件为核心和特色,以服务为用户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集成商和服务商”。
当前,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出现正是体现软件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和方向的力证。这样的机遇和契机给神舟软件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转型才刚刚开始。”杨海成认为,工业企业接触现代软件理念的时间不长,必定要走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这让杨海成坚定了神舟软件的未来是要朝着由产品生产到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向去转型的想法。
为此,杨海成透露了自己的几点设想:一是面对强大又强势的工业企业,神舟软件必须发展成为一个既支撑于航天科技集团的发展,而又面向社会企业的软件服务商;既依托行业又不拘泥于行业,将来自于航天科技集团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为适应更多社会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二是提供数据服务,怎样将大量航天特色数据,包括动态地理信息数据、导航位置服务数据等以软件的方式,以互联网、物联网的途径服务到千家万户中去。三是面向“以人为本”的物联网服务,在积极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为支撑,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探索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如人体零部件个性化数字服务制造也正在杨海成的构思规划当中。
机会有很多,但真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杨海成认为,基于航天内部的市场和服务对象毕竟极为有限,而神舟软件的出路就该借鉴互联网的成功做法,积极拓宽新方向新领域,真正变成一个社会化的对外服务的软件服务商,“一片新蓝海正等待神舟软件新的扬帆”。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